对横店高端智力集聚现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6日  阅读:11558  来源:

4月的横店,回春繁忙重现。

在这个小镇发生的一个场景值得记录: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组团来到横店采访,这次,不靠影视、不靠明星,媒体目光齐齐聚焦到了横店的“院士现象”。

“现象级”是一个外来形容词,由phenomenal翻译过来,这个词含义上很虚,但在描绘软性力量方面又很实,是对“势”这个典型中国概念的形象化。

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小镇已兴建了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11位院士及国内外科研人员79人,投入研发经费4.8亿元,研究范围涵盖了电气电子、医药化学、新型材料等众多领域。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也属罕见。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近年来,从人才吸引政策的纷纷出台,到各类引才留才平台构建,再到不遗余力地提供人才服务和全方位人才环境建设,政府主导的人才工作不断创出新高,这些成绩,一方面让我们欣喜,另一方面也牵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市场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来到了横店。


高端智力引进归根结底是人才生态竞争

借由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最大的圈,包围着各种不同直径的圈,圈中套圈,每个圈的直径都在波动,有生有灭,但这种波动有一定的结构性规律,这一结构性规律,由最大的那个圈从根本上决定,无法超脱。

在高端智力引进的语境里,人才生态就是那个最大的圈。

让我们来看看横店。

“横店”两个字有着两层含义,一是空间上的横店,即那个人人都熟知的,共创共富的典型 ,这是行政区划上的概念;另一层含义或者说企业意义上的横店,是一个总资产超过700亿元的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

深厚的传统耕读文化之下,不乏商业冒险精神,擅于顺应大势,利用本地禀赋进行创新,这是横店的基因,在过去的20年如此,到了信息化时代也一脉相承。

它的发展轨迹里,一个景象清晰可见:本地独特的工商文化和工业化进程交织交错,政府的引领作用和横店的文化内核交相呼应,培育出当地开放而不盲目,多元而不垄断的工商格局,以及敏察善纳、拼搏冒险、机敏开放的地域性格。

在这样水土上,审时度势的前瞻性规划一旦落地,就能顺势而起。而这兴许就是与高端智力惺惺相惜的“场”,亦是人才引进中常提及的“地利因素”。

这在诸多院士对横店的评价中得到了印证。

如提到选择横店的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任远这样说到“这里的发展方向明确,能感受到很浓厚的创新意识,这样的地方出来的产品不会差。”

霍金生前乘坐的三款轮椅的电机均为“联宜制造”,这一产品正是联宜电机与唐任远团队的合作项目——“车用涡轮蜗杆传动智能驱动电机研发及产业化”。目前,仅该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累计销售额已超4亿元。

一时红利留不住人,哪里的体制活,哪里才是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哪里的服务好,哪里就能让人才落地生根。

在对当地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的剖析中,我们也发现了“速度和温度”两个关键词。以新近出台的《人才新政18条》为例,对人才生态构建可谓无微不至,涵盖医疗、教育、居住等各个环节,为高端智力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问及制度设计的初衷,当地干部回答:“简单地靠资金补助、项目支持、土地供给,也许一时能吸引人才,但不具有可持续性。抓住关键小事,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上使劲,对人才更有吸引力,也能让一个地方走得更远、更稳。”


高端智力引进的上策剑指产业布局

人才包括高端智力的吸引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在高端智力引进中,下策是守旧不变,中策是抢人大战,而上策则剑指产业布局。

在以前,横店的产业相对传统,针织、轻纺是其主要业务之一。2000年左右,当地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了战略调整与转型升级,陆续将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的低端产品关停并转,稳步提升高新产业,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业的比重,形成电气电子、医药健康、影视文化、新型综合服务四大产业模块。

之所以笃定这种转型,在于看到了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势”。中国经济结构必然要调整,大型企业必须顺应趋势,才能生存和壮大。传统产业扩大产能既不经济,也不可行,土地价格和环境压力都在上升。发展新产业,一定程度上在遇到经济周期时,对冲风险。

这也使得近20年来,横店能够并跑产业变革的步伐,同时充分享受了这一布局产生的外溢效应——人才的集聚开始在新的层面上融合,更加有中心、更加有重点,创业创新能力初露峥嵘。

以磁性材料产业为例。当地以东磁集团为龙头,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承接和产业崛起,进而形成了梯次明显的产业分布。目前,横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仅参与制定、牵头起草国际标准就达11项。


产业有前景,人才方有未来。

调研时,恰遇华为公司来东磁访问,接待的是东磁研究院总工李玉平。

从哈工大材料加工专业博士毕业的李玉平,2019年,辞去了南京一所高校的金饭碗,带着行业领先技术来到横店。这些年,李玉平接到了不少地方投来的橄榄枝。对于最终选择横店,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对个人而言,一个地方所能提供的最宝贵的环境是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它会让人被不断成长。简单点说,就是和能力强的人在一起,就会变得能力更强。作为产业标杆的东磁无疑是最优选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端人才的流动是有趋向性的,就是要与其他的要素进行最有效率的匹配。最优的人才,需要在最好的科研岗位、管理岗位上施展才华,而这些,只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带来。

一言以蔽之,一个地方的发展应有长远规划,这其中人才战略是第二步,产业战略是第一步,第一步走对了,才有第二步。


高端智力引进需厘清企业和政府的关系

横店一直是一座民间意识极强的实业之城。

在这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说不尽的故事,但故事讲到最后,人们总会发现“经营者”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几十年来,横店发展的成果之一是企业家群体的成长。一方面,他们敏感地把握社会、市场的形势,开拓经营、巩固优势;另一方面,也有精诚合作、包容温和的心态。

普洛药业掌门人祝方猛是其中一员,他说话坦诚、思路清晰,自谦说,企业家三个字,不敢当。

在他看来,“人才数量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关键是如何从选项众多的名单中选出最佳人选,供需双方需要链接”,而这其中平台的作用凸显。

为了吸引高端智力,2018年,普洛药业药物研究院进驻位于杭州下沙的杭州医药港。对于这样的布局,祝方猛颇有感触的说到,20多年前我作为人才被引进到横店,深知紧牵高端智力的手,就等于掌握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在他的设想中,这所研究中心将通过引进相关学科带头人,组建全新的新药研发团队,并最终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为了争抢高端智力,企业家们可谓使劲浑身解数。


得知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防护专家周丰峻正在寻找合作伙伴,石金公司总经理王会忠立即飞到北京去见他,几次都是从晚上一直谈到凌晨。最终,这位行业权威被他的诚意打动,选择了横店。

周丰峻院士和王会忠都是“拼命三郎”,二人在工作中常常一拍即合。源于这种惺惺相惜,近年来,周丰峻已到横店指导10多次。2018年,双方合作成立的“玄武岩纤维产品应用推广创新基地”,直接促使石金产品正式进入军用领域。

在调研中,这样的感受很深刻:高端智力引进,有时是长期发展和短期收益之间的取舍,对经营者来说是个考验,而当地企业家始终有一种危机意识,他们清醒的意识到自身的技术壁垒还不深,必须再加把劲。

在横店样板中我们还观察到这样一个立面——大道至简、政简易从,地方政府很清楚,企业才是引才的主角。

不少当地干部提到,横店在80年代初,率全国之先开始了“政企分开”的探索,政府对企业不动声色的支持延续至今。东阳市委常委、横店镇党委书记赵耀亮的观点很有代表性,高端智力引进,必须破除一些以行政化为主导的政府越界包办的低效行为,创造空间为企业服务。

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在高端智力引进中依然契合,市场有效以政府有为为前提,政府有为以市场有效为依归。

今天的环境已深刻改变,正变得愈发扁平。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到两点:一是追求长期利益,主动营造一种能让企业家安心搞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的长效预期。二是政府有担当,通过公共服务的创新,承担改革责任,在人才环境的营造上下功夫。

高端智力引进的蝴蝶效应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调研中的两个小故事让人动容。

在普洛药业有一幢不起眼的小楼,熟悉它的员工都把它叫作“院士楼”。

10余年前,为了合作开发“化学合成麻黄素系列原料药成果转化”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专家周后元常会来横店住上一段。原先,公司安排老人住酒店,可他却坚持住在公司,和员工们同吃同住同研究,手把手指导工人提高技术、搞好生产。

2014年,周后元院士因病去世。为了纪念他,员工们把小楼叫做“院士楼”,周老骑着自行车往返公司各处的身影,也成为珍藏在横店永远的记忆。

张柯华、黄成军两位博士原是周后元团队中的一员,麻黄素项目完成后,他们作为技术骨干留在普洛,成为下属康裕公司首席研究员和技术副总。

在东磁公司,大岛先生的故事也仍在流传。


18年前,大岛从家乡日本千叶来到了横店,一呆就是5年,帮助东磁集团开展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采用LaCo离子替代技术,成功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DM4240  、DM4545系列,打破了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垄断地位。

而超过这些项目本身的是,大岛帮助企业搭建了人才梯队。直到今天,那时大岛的徒弟们,都已从青葱少年磨炼成了沉稳中年,在东磁扛起了研发大旗。

两个独立的事件,都指向同一个核心逻辑:高端智力在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点、改进工艺、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其实也在项目合作中帮助企业培养优质的人才,而这才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永动机。

以当地的联宜电机为例,通过“院士引院士”“院士带团队”和“加强内外团队融合”的模式,与行业内的顶尖人才合作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培养了规模近200人的本土科研团队,已申请专利495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100%。

 “在高端智力的引导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成长都很快。尤其是企业科研人员,认知水平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大大增强。” 这是联宜电机总工程师孙祝兵的切身感受。

从某种程度而言,高端智力的引进,如同多米诺骨牌,在产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带来“蝴蝶效应”,一个高端智力可以带来一个科研项目的成果,一个科研项目可以带动一个科研团队的成长,进而催生产业经济的繁荣。

结束语:

 “‘横空出世’光影间”,前不久,《人民日报》这样评价这个小镇:从一个偏远村庄发展成充满活力、初具规模的小城市,再到打造“东方好莱坞”金名片……小小的横店,本身就是一部充满传奇的光影大戏。

心安,志盛,谋高,发展就能风起云涌。20年过去,横店依然年轻,动能十足。这其中,对人才的重视为横店发展闯关,也为金华改革探路。

对横店高端智力集聚现象的讨论,绝不止于引才技术层面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认真考量过去和未来的关系——在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的后工业化时代,只有知识、智力和创造力能够继替为新的效率来源,在未来为城市发展积蓄动能。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